走在自己的高尔夫球场上,他的话情不自禁地多起来,尤其是谈到上海旭宝那40座高达两米的石雕:“当初足足花四五天吧,把这些石雕布置在球场上,很用心思地安排。我们还放了鞭炮欢迎它们的到来。让它们回归大自然,它们才能更欣欣向荣。”
这些石雕囊括宋、明、清几个朝代,其中有八国联军掠到国外去的。而宋先生把这样的庞然大物从国外带回来,历经报关、扣税等等。他只是淡淡地强调“要它们回到祖国”。他并不愿意多谈这些石雕如何费尽周折地被他收集,但当面对一尊他最喜欢的石狮——一尊由两大石头组成,线条极其简洁,神韵极其生动的石狮时,不由得感慨“越简单越好。有人曾出价200万,可我怎么肯买?艺术无价。”他像在对石雕深情地“自言自语”,原来这种“玩物之爱”可以强到“物人合一”。
宋先生进行文物收藏已经有二三十年,藏品包括书画,瓷器,雕塑,青铜器等。他已经记不清属于自己的第一尊石雕是哪座,但他兴致勃勃地说:“一直有兴趣呵!看到漂亮的东西就爱。不过,年轻时买一些简单的、小的藏品。”于是,他不会放过每一处的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修养需要培养。在眷恋收藏的同时,他几乎同步爱恋着高尔夫。
生活总是由无数的偶然组成的。十几年前他初来上海,纯粹是为了寻找一个理想的投资机会,并没有想到自己和石雕会就此安家。“我在台湾做电子产业,想要转达行是因为科技发达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依赖机器,而娱乐始终要自己做才快乐。”这就是营建上海旭宝球场的初衷。“我1992年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从上海到淀山湖镇,我们是乘船来的。那时是春天,遍地的鲜黄的油菜花和纵横的湖泊,非常美丽。直觉告诉我,这里将会成为理想的天然球场!”但当时集团内既没人懂高尔夫球,又没人懂得建造及经营球场,在一片反对的声浪中,他还是使旭宝高球场出现在众人面前,并且令人称奇的让每一个球洞商都站立着形态各异、神情逼直的古雕石兽。多雨的江南,石兽的根部已经长起青苔。
在第一洞的必经之地,摆放着一只分外威猛的石狮子,鼓舞士气,随着球场的挑战性的不断提高,会有或“洋洋得意”或“怒火中烧”的石兽守侯在旁;甚至,有尊“可爱”得像“大猫”的石狮藏在树后,让人一见不由得想笑。宋先生更是无法掩饰喜爱之情,骄傲地说:“看!我们的老祖先已经擅长运用卡通一样简洁的后现代主义风格----”
他看这些石兽的眼神,简直就像是疼爱家中的“小庞物”。他特意在远离球场的会所前摆放两只笑眯眯的“羊”,因为他怕“乖乖羊会被狮子吃掉;当有人在会所等待下场开球时,透过落地玻璃窗,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对“麒麟”。
宋先生的爱,已经赋予这些“石头”以灵性。而且,为与这些文物相配,他特意以每株十几万的价格买来有几百年历史的“白腊”古树,连花坛都买来旧的枕木砌成。“这些原本就是属于大自然的。”他若有所思地说,“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和我一起分享这些来自古历史的快乐吧。”的确有人在打球的过程中,忍不住站在石像前喜欢地“看”半天。
同样,宋先生对高尔夫球场的“爱”也像“养小孩子一样”,是从艺术角度去追求“天人合一”。付出爱,得到的还是爱。宋先生自称,不过是“喜欢艺术的人,爱美的东西,就像看喜欢看的电影,吃喜欢吃的食物,做喜欢做的事,由此得到开心,这就是生活。”
花岗石的寿命大约有两千年。这些石像注定一天更比一天老,可在宋先生的球场上却是一天比一天“年轻”。因为各得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