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一个历史的地位
----旭宝集团董事长宋礦满

  
  宋从前方走来,我把这名男子错认为园艺师:他拿着古木照片,手持一段罕见的树枝,儒雅而谦和地停下闲话:“有人来卖树,我去看看。”

  “我大学念的是农业园艺系,后来转向经济。”宋这样解释。这是位幸运的商人,事业与天性相得益彰。埋首经营为上海旭宝搏得连续6年承办VOLVO中国公开赛的殊荣,沉醉艺术让他在一片迷人的滨海地貌上打磨出“东方的圣安德鲁斯”。

  高尔夫文摘(问):旭宝是台湾十大产业集团之一光宝集团的成员。光宝主营高科技产业,为何要来投资高尔夫行业?

  答:在台湾盖高尔夫球场的都是世家,或从前在球会工作,或经营球具生意。我们从高科技跨入这个行业,大家都很疑惑。但我喜欢大自然,天性让我做了这个选择。刚开始真的是门外汉,但我们很用心。你一进来就说球场这些树看起来很舒服,不知道我花了多少时间,这些树三分之二都被我重新调整过,我要百分之百到位。慢慢我们从不懂变成懂,又从那么多高球场中脱颖而出,2001年和2003年被亚巡赛选手评选为“亚洲最佳赛事场地”,建立了上海旭宝目前的地位。做到这个地步非常不容易,亚洲有的球场拥有上百年历史,大财团投资,我们追上去仅仅用了10年。

  问:为连续承办VOLVO中国公开赛,上海旭宝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您怎样看待这项这项赛事?

  答:12年前我们来到上海,高球场只有上海国际一家,但现在已经遍地开花,打球的人数一直赶不上球场增加的速度。这个行业本来投资回收比较慢,能容纳多少人打球是固定的,大家都经营得很辛苦。有人说我很不简单:居然靠球场还能赚一点钱,但赚钱也是最近两年的事,当初我们每个月都要赔一两百万。

  在这个赔钱的过程中,很多人维持不下去了,开始降低服务品质,我们不改初衷。又去接“中国公开赛”,这在那个时候是很费钱的事情。办一次球赛,要花掉300多万人民币,还不包括营业损失。但这个效应会慢慢体现,我们一直在追求一个历史地位。“中国公开赛”如果能像四大赛那样发展成世界很有名的赛事,举办之前人们会乐于追溯一下它的草创期,我们旭宝也有作一些贡献,到那时我们就算成功了。

  今年VOLVO中国公开赛第一次成为欧巡赛2005赛季的首战赛事,这意味着明年的欧巡赛将从上海旭宝出发。海外朋友从全球实况转播中听到我们的名字,说不定到上海就会来这里打一场球,生意会越来越好。

  问:既然盈利如此之难,您为何不在球场开发上伴生房产项目?

  答:旭宝在上海也有不动产公司,陆家嘴集团最大,第二就是我们上房物业。但上海20个球场,只有我们一家没有配套房产开发,我也在矛盾。经营不动产之后,别墅环绕在外,会不会把球场变成社区球场?我还是希望走专业化之路,多举办一些世界级赛事。像现在做中国公开赛,也许将来可以承办美巡赛、引进世界上顶尖的高球赛。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商业中心,我们不走休闲路线,比较偏商业化,现在也形成了一种群聚效应。

  我的想法是不要在赚钱上对球场期待太多。没有房产项目输血,球场做不好你就活不下去,这个压力会迫使我必须全心全意把球场做好。我有时也想,就是做房地产也会另起炉灶,不想去破坏它。

  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亚洲地区,想找一个具有纯正苏格兰Links韵味的球场,恐怕只有您设计的海阳旭宝高尔夫球场。您只是位业余设计师,并且这是您的首次设计,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答:我从小喜欢艺术,潜心于中国古董收藏。你看清代家具雕龙刻凤,实在繁琐,不如明代家具的线条那么疏落有致、简单流畅。如今很多球场也是过于雕琢,美则美矣、毫无灵魂。当我第一次踏上古老的苏格兰圣安德鲁斯球场,我就被它那粗犷、自然、岁月沧桑的博大之美震撼了。

  后来机缘巧合让我来到海阳。当时正好是寒冬,放眼望去,滨海无边无际、天地混成,那感觉就像是在苏格兰。我着了迷,很快把它买下来,想亲手打造一座自己内心向往的球场。

  世上最难的事莫过于把简单的意境表达出来。寥寥几笔勾勒的非常传神,非得有很高的功力。我从来没做过设计,只在上海旭宝几年施工中跟设计师、工程队学了一些建造球场的皮毛,吃了很多苦头。那时我连像样的图纸也没有。有时候脑海里有一个构思,但真正做起来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只好全部推翻重来。做完了后9洞,我的经验也丰富了,再回来看前9洞,发现真难看,还得一点一点去改。当时几乎走火入魔,有时候会停下来盯着一个地形沉思,一看一两个小时。反正我把球场当成艺术品一样去创作,也不赶工。白天想、晚上想、连做梦都在想,这样往往能够创造一些东西。

  为了球道不染上“匠气”,破坏自然地势和景观,我刻意不找有球场建造经验的施工人员。如果他已经形成了一套模式、坚持己见,我就完了,必须是我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其实我跟别人讲过,有时候这个球场让我很苦恼,真正能听得懂我这句话的人很少。对于其他人,球场就是球场,只要种种花,看看草绿不绿就可以了,有什么完美不完美,但我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

  球场刚建成就非常轰动。日本设计大师加藤俊辅专门来看我的球场,他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不是设计师的中国人竟然可以设计出真正的Links球场。他已经有70多岁高龄,一生中设计过八、九十个球场。他自己也设计过Links球场,但都没有成功。

已有200年历史的英国国宝级球场Carnoustie也来跟我们签约,成为“姐妹球场”。海阳交通偏僻、简直是“鸟不生蛋”,Carnoustie不是跟上海旭宝结盟,而是跟海阳旭宝结盟,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由于毗邻日本和韩国,很多韩国人、日本人对这个球场很疯狂。他们说,在日本、韩国至今还没有一座真正的苏格兰Links风格球场,在这里打球太过瘾。台湾、香港人也都慕名而来。

  问:对于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限制高尔夫球场用地的相关政策,您如何看待?

  答:进行整顿是一件好事。在台湾省,盖一个球场要盖100多个公章,环保、教育等单位都要同意才可放行,没有说没有合法的手续就可以盖球场的。但现在一些地区的高尔夫项目无序规划、乱占耕地,害得高尔夫球场在社会上形象很差,包括正规的球场也受到牵连,应该受到一记棒喝。我认为这个限制不是说以后都不能盖球场了,而是要在土地使用、环保等通盘考虑之下,实现有序发展。

  问:作为在大陆发展了十几年的台湾商人,您有什么感触

  答:在上海作生意难。这里竞争激烈,你生意不错,人家就会注意你,全世界大公司都想进来抢占这个市场。有些超级公司拨预算赔20年都可以跟你打这场仗,一年一个亿,直到把你打垮为止。说句玩笑话,你在台湾几千块钱可以开家店卖牛肉面,但在上海,说不定卖牛肉面的后面都是有一百亿资金的大老板。

  从台湾到祖国大陆投资,由于对各方面的法令、观念还不是很适应,到一个地方碰到的问题会很多。在这里生存,人工高、税金高,整体行销费用高,早期赔钱赔得很辛苦。所幸现在中国经济好起来了,我们这些抢占了先机并且存活下来的公司,现在都不错。

  问:您凭海阳旭宝在设计界一举成名,有没有想过再设计一个球场?

  答:有可能海阳旭宝再多盖9个洞,其他地方就找别的设计师了,现在上海旭宝正在做的9洞就是交给美国人去设计。我这人不做则已,一接手就要完美,投入精力太多。我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跑跑美术馆,交交艺术界的朋友,多参加一些古董拍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All Rights Reserved ©2004 Shanghai Silport Golf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