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好脾气还有个三好家庭 杆弟生涯之徐新红 |
![]() |
入门能吃苦就过关 徐新红来自安徽合肥,1993年她只身到上海闯荡,一开始在一家粮管所工作。1995年旭宝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有朋友拉徐新红去尝试一下,被她拒绝了。“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高尔夫是什么东西,只听说打高尔夫球的人大多数是外国人。我那时很害怕外国人,总觉得他们都是喜欢搂搂抱抱的。”说到这些,徐新红自己也觉得好笑,“可能是因为我来自农村,观念落后了吧。”1996年,当又有人提起做杆弟的种种好处时,徐新红有些心动,可还是没敢迈出第一步。直到又一年过去,徐新红终于鼓起勇气报了名。形容起当时的场面,徐新红说那时不用脚落地人也能被挤得竖在那里。 “我当时好像没怎么面试,考官就让我回家等通知,我就觉得自己肯定没问题了。”徐新红唯一被问的题目是:你能吃苦吗?当时她自信满满地回答:“我13岁就开始挑担子了,什么活都能干。”至于为何那么快就能被相中,徐新红觉得自己的学历帮了不少忙,“当时大家一般都是初中毕业,我读到高三因为家里没钱,才提前出来找工作,不过我自己已经把高三的课程学习完了,所以也算是高中学历吧。” 徐新红觉得和她同一年考杆弟的一群人都是特别勤奋的一批人,大家很珍惜这么一个工作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她们而言,语言是最难攻克的关口,但大家都不曾落下。而今徐新红可以大方地和日本客人用日语交流,韩语虽不流利,但基本能听懂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们这里的氛围很好,最初来的二十几个人到现在还有十几个留着。”说到这点,徐新红脸上有种满足。做杆弟的三年里,最让徐新红紧张的是首次出场为客人服务,当时她就怕自己犯错得罪客人。有趣的是,她接待的那位日本客人也是第一次打球,自己也紧张得不得了,于是,两人之间经常是相互鞠躬说“对不起”。正是这次经历让徐新红觉得客人们是蛮好相处的,因为他们都是有身份、有教养的绅士。 对于球会明令禁止的收小费,徐新红也有比较深刻的记忆。“一次在东区八号洞,一位台湾的商人打得高兴了就要给我小费。但我马上拒绝了他,他说不会告诉我们的主管,但我告诉他,如果我收你的钱,我每天都会心慌的。”做杆弟的几年里,徐新红说自己还没有遇到过不能解决的问题,偶尔有客人发脾气,她就选择闪到一旁:“有时候客人对自己打出的成绩很不满就会不高兴,这也是正常的,我知道他们是在和自己发脾气,而不是责怪我服务不周,所以我只要容忍一下,客人也会有所收敛。” 转职表扬三年不断 从杆弟升到前台预约时,当时的主管跟她说:“你性格开朗,和你接触的客人都很喜欢你,我们经常能收到客人对你的表扬。为了你和客人更好的沟通,我们准备让你去前台。”前台预约的工作与做杆弟相比,责任更重大----场地的顺畅就是要依靠前台井井有条的安排才得以保证的。徐新红清楚地记得自己换岗的日期是2000年11月28日。问她为什么会对这些细节记得如此清晰,她说:“我的记性很好,基本是过目不忘。”徐新红的好记性对现在的前台预约工作有很大帮助,客人的资料都印在她的脑袋里。 说到老公和孩子,徐新红愈加眉飞色舞,“我老公是本地人,做了十年联防,后来就去学开车。现在我们自己买了辆普桑,我老公做生意也方便些。”她自称和老公的相遇就是因为缘分。她是在粮管所所长的家中与现在的老公相遇的,那时他正拿着一本书在所长家中翻阅。从路上相遇之后的点头之交,到最终的组成家庭,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而今自己的事业小有成就,有房有车家庭生活也很幸福,这次还被评为“三好家庭”,最近正忙着写优秀事迹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