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 年计划投资上海旭宝球场时 , 其实就已经考虑到上海是中國最大的都会 , 将来会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商业、文化中心 , 将吸引全世界所有著名的跨国企业及中国大型企业在此进驻 , 故一开始就把上海旭宝定位为国际 ” 商业球场 ”. 球场由名家设计 , 精心雕琢的球道 豪華的会馆. 一个目标就是将旭寶球場打造成为上海地区最佳的商业活動平台 。
海阳旭宝因地理位置远离城市 , 位于山东偏远的度假滨海小镇上 , 它的地貌、纬度及气候和苏格兰非常相似 , 非常适合建造 Links球场 , 故一开始就将其規劃建造成一个纯苏格兰式的林克斯球场 , 把它定位为休闲球场, 旭宝两个球场因投资时间的比较早, 当时因政府都積极招商和鼓勵投資,故 在那期间都受到政府支持, 致进展比较顺利。
海阳旭宝由我亲自设计建造 , 我主要追求境界就是” 简单、自然” 四个字, 要用简单造型去呈现出完美的球道是很大的挑战, 我热爱原始的Links 球场主要的原因, 是它没有太多人工雕琢, 原始球場所 呈现出来那一份自然、粗獷让人心情怡然 我认为近代新建造的球场, 大部分沦为制式化及形式化的造型, 千篇一律, 让人觉得十分单调及乏味, 像模子印出来般毫无特色及乐趣可言。
球场建造过程中牵涉到许多实务专业的知识 , 是所有设计者必须了解的, 像球道起伏大小,不僅考慮美觀 還須 考虑到割草机的操作的方便性, 球道造型除了美观同时考虑到排水, 设法让雨水尽量由地表排出, 以减少阴井和排水管路的成本, 尤其建造现场土方的挖填运送影响成本很大, 是建造时必须仔细規劃的, 海阳旭宝我投入工作主要是规划球场整体架构 , 球道的策略及造型 , 让球道的每一部分都能平衡 , 我觉得平衡感是一种感觉 , 是一种修炼 , 它是美的根源 , 它是每一个好的设计师必备的本能 , 致于工程施工细节问题 須 找到适当专业工程人员負責解决。
上海旭宝的客户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的跨国公司及当地大型公司的高级主管 , 他们利用旭宝球场举办商业活动及當成私人交际应酬、休闲运动场所, 海阳旭宝的客户主要是青岛和烟台地区的球友, 主要是韩商, 另外就是一些从日本、台湾、香港及本地各省来的 Links球场的爱好者。
我一直觉得高尔夫是很生活化的运动 , 打球能获得友谊及健身, 男女老幼各年龄层都可以玩, 但高尔夫由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传入中国后卻有些变质,例如:球道草过度维护,要求一年四季草都是绿油油,每人都已忘了四季应有不同色彩,打球要开车,失去打球运动的本质,要求过度服务,造成进入沙坑后不扒沙,果领上要求杆弟摆线,失去在果领上自我挑战的乐趣,故将上海及海阳旭宝引向为“走路球场”,让每位球友走路打球一直是旭宝的目标。
致于球场管理追求目标就是要求员工能提供好的硬体设施及优质的服务,让客人开开心心打球,球场管理工作要达到高的境界,首要是服务的意识必须贯入所有员工的内心,所有员工从上到下要能体认“客人就是我们的老板” 的真谛,进而建立一种文化,一种气氛,让每个人自身自发的管理自己。
球场须先做好定位,才能知道目标客户在那里,因球场有不同型式的,不同型式球场有不同客层、不同市场策略及不同定价,营运企划过程中最重要是会员招募及其定价,不能天马行空胡乱招募会员,造成公司失信会员而沦为二流球场。
营运推广主要靠营运人员和网路、平面媒体等,举办大型职业赛事也是不错方法,但投入资金大,效益显现慢,且须长期办下去效果才会出来。
要成为伟大球场除了要有好的硬体设备及优质服务外,这个球场还须对高尔夫的发展有贡献,最重要是球场在高尔夫球发展历史占有重要地位。
1997 年旭宝投入举办中国公开赛,主要的原因除了是看好中国公开赛将来发展,就是希望旭寶在中國職業發展過程有所貢獻 並在中國公開賽的發展佔有歷史地位. 我当时認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VOLVO中国公开赛有一天会成为世界最大赛事之一,可同四大赛平起平坐,当年奖金美金 35万,今年已来到美金 300万,当年是亚巡赛一小站,如今已是欧巡赛的一大站,似乎我的预言快要成真, 1999年看 VOLVO中国公开赛风雨飘荡中,1999年我不顾金融风暴的侵袭,全力投入配合volvo舉辦中國公開賽. 賽事品質受到國際人士大力讚賞 让 Mel Pyatt信心大增, VOLVO立即同中高协签下五年合约,之后旭宝连续 6年主办中国公赛,第二年就获得亚巡赛最佳比赛球场的奖项,并连续两年获奖,让中国高尔夫正是受到国际人士的关注及认同,旭宝 7年努力受到广大媒体人认同,旭寶成為“ VOLVO中国公开赛之家" 是旭寶7年持续不断努力换来的,展望这赛事不久将以“中国公开赛”名號正式亮相,那时这个以中国为冠名的公开赛,将会以石破天惊面貌呈现在世界的高尔夫世界里。
2003 年非典来袭,兵荒马乱、谣言满天,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当时旭宝、 Mel Pyatt及富通都坚定信心,希望 VOLVO中国公开赛不要受到任何困难而停顿,须克服困难持续向前,我同意支持到底, 2003年中国公开赛在各方努力下在艱困環境下成功举办完成,进一步把 VOLVO中国公开赛推上一个新的高点上,让国际人士另眼相看。
當時其实富通、 VOLVO和旭宝三方都有一共同理想,把中国公开赛做大做强,所以除了第一次签约,談权利义务及合作關係時花费一些时间外,之后就各自按协议去进行,并没有产生任何纠纷,合约是每年一次,记得第三年起连新合约也没再签,就按君子协定办下去,倒是那期间他volvo有承诺,如赛事离开上海,隔年一定会回上海,在上海一定在旭宝举办,但最后没依承诺进行,主要原因是 VOLVO赛事公司人事产生变动, Mel Pyatt离职,我也体谅他们的难处,不以为意,其实对我来说,有很多球场愿意来争取接办 VOLVO中国公开赛。表示 VOLVO中国公开赛受到大家认同,有同业要来共同推动它的发展,也是很开心的快事。
|